RFID射頻識別技術助推物聯網十大應用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術可謂是未來物聯網應用的主要技術,下面筆者為大家總結了RFID的十大應用。
10、上海世博會采用RFID門票
經過3個月的時間洗禮,目前上海世博會依然保持著每天約50萬人的進場人數。能夠維持如此多的人員有秩序而快速地入場參觀,除了當地的工作人員與志愿者用心工作之外,先進的RFID技術同樣是功不可沒。濕度傳感器探頭, 不銹鋼電熱管, PT100傳感器, 流體電磁閥,鑄鋁加熱器,加熱圈 本次上海世博會采用了先進的RFID門票,門票里面集成了RFID—SIM的芯片,通過手機終端的用戶界面、無線通信技術以及非接觸通信技術來實現手機票的購買、選票等功能。內嵌的電子標簽在相關儀器上可讀出**的一組序列號,保證每張合法來源的世博門票都是****的。
9、沃爾瑪采用RFID標簽管理衣服
從8月份開始,沃爾瑪將開始推出一個電子ID標簽計劃,以跟蹤牛仔褲和內衣。服裝上可移動的RFID智能標簽將使員工快速獲取庫存盤點——知道有多少件衣服,哪個尺寸的服裝缺貨了,也可知道哪些尺寸還有存貨。
沃爾瑪要求供應商將這些電子標簽附加到可移動的紙質標簽或包裝上,而不是在嵌在衣服里,以盡量減少標簽追蹤人們行蹤的恐懼感,防止隱私泄露。也有標志提示顧客有關標簽的事。
8、RFID智能電子車牌
智能電子車牌是將普通車牌與RFID技術相結合形成的一種新型電子車牌。一個智能電子車牌由普通車牌和電子車牌組成。電子車牌實際上是一個無線識別的電子標簽。電子車牌中存儲了經過加密處理的車輛數據。其數據只能由經過授權的無線識別器讀取。同時在各交通干道架設監測基站(監測基站由攝像機、射頻***和數據處理系統三部分構成),監測基站通過GPRS與中心服務器相連,通過WLAN與警用PDA相連。執法人員攜帶PDA,站在監測基站前方,車輛經過監測基站,攝像機會拍攝車輛的物理車牌,經監測基站圖像識別系統處理后,得到物理車牌的車牌號碼;與此同時,射頻***讀取電子車牌中加密的車輛信息,經監測基站解密后,得到電子車牌的車牌號碼。
由于經過硬件設計、軟件設計、數據加密后的電子車牌是不可能被仿制的,且每輛車只配備一個,如果是假***輛,則物理車牌的車牌號碼必然沒有與之相對應的電子車牌的車牌號碼,監測基站立即將物理車牌的車牌通過WLAN發送到前方的交警的PDA上,提示交警進行攔截。類似的原理,智能車牌系統也可同時完成對黑名單車輛、非法營運車輛的識別。
7、ETC路橋不停車收費系統基于RFID
智能交通系統(ITS)是目前世界交通運輸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也是我國交通科技發展的重點方向。
射頻自動識別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路橋收費方式。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電子標簽與在收費站ETC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的專用短程通訊,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后臺結算處理,從而達到車輛通過路橋收費站不需停車就能交納費用的目的。
6、中國移動推廣RFID-SIM手機錢包
中國移動的用戶,只要在各大中國移動營業廳將SIM卡更換成支持RFID功能的2.4Ghz手機錢包卡,即可以使用手機在有中國移動專用POS機的商家,如便利店、商場、超市、公交進行現場刷卡消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單純的“手機支付”的*高消費是150元,進一步限制了手機支付的商務功能;而“手機錢包”的*高消費達到了1000元,這也某種意義上強化了手機的“錢包”概念。
*近,紐約布法羅地鐵軌道重建項目選用了來自瑞典TagMasterAB公司的RFID技術解決方案,實現列車跟蹤功能。
這家公司的解決方案利用了2.45GHz的RFID技術,并包括安裝在列車里的重型讀寫器,為列車乘客信息系統和列車之間的障礙物系統提供位置信息,讀寫器在列車進站時被激活。列車之間的障礙物系統是為防止在列車停下來的時候有人意外地進入列車之間的區域,以減少損傷的風險。
4、RFID門禁系統應用普及率達90%
RFID技術起步較早,在各個行業都能見其身影。對于安防行業來講,RFID技術成熟、穩定,用作門禁系統非常簡單,卡片中附帶信息,用于身份識別權限管理。
按工作頻率的不同,RFID技術可分為低頻(LF)、高頻(HF)、超高頻(UHF)和微波頻段(MW)四種。目前低頻與高頻技術應用幾乎占據RFID市場70%以上的份額。各領域應用較多的主要是低頻和高頻技術,如門禁卡、二代證、交通卡,其應用相對較為成熟。
相反,超高頻和微波,則限于成本與技術水平問題,應用范圍比較狹窄。不過,在國家政策推動下,超高頻和微波開始高速發展。因為這兩個頻段可以實現遠距離識別,識別的數量也比較大,未來將成為主流趨勢。超高頻技術的應用領域主要有物流、資產管理、食品藥品追溯、高速公路收費、醫院病人及醫生的管理(國外比較多,國內有些項目在實施)、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等等。
3、RFID技術進入停車場系統
基于RFID技術的遠距離感應停車場管理系統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停車場自動化管理方式之一,是停車場管理方式發展的趨勢,它的**、穩定、自動化程度是人工管理或近距離識別系統無法達到的。其不可仿制性、抗干擾性、抗擊打性、快速識別性、智能鑒別性毫無疑問的會給各類車場管理提供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本系統能能夠實現進出完全不停車,自動識別、自動登記、自動放行等功能,后臺管理軟件可實現實施查看進出車輛信息、進出時間查詢、報表、繳費記錄查詢、信息提醒等多項功能。
2、馬來西亞石油鉆探平臺采用RFID檢測事故
近期,馬來西亞一個石油鉆探平臺采用了AxcessInternational的RFID技術解決方案,安裝一套RFID“Man-Down”監測和定位系統,用于保護工作人員的人身**。
AxcessInternational為石油公司和其它顧客提供無線認證方案、員工配戴的徽章,及編譯徽章數據的軟硬件,從而使管理層更好地追蹤工人的位置。如果出現訓練或緊急事故時,用戶可在集聚區等地方安裝門式閱讀器,或采用手持閱讀器。這樣,公司可追蹤工人的上工時間和工作地點,向集聚區報到的時間。2009年, Axcess 這家在馬來西亞擁有石油開采點的顧客要求一套更有效的方案來追蹤從事高風險工作的工人,如果察覺出工人可能受傷,公司收到自動報警。
這套方案AxcessInternational稱為 Man-Down 監測和定位系統,將一個移動感應器和一個有源 RFID 標簽相結合,建立“MicroWireless Credential”。別在衣物上的**徽章存儲一個 ID 碼,在 Axcess International 一個后端軟件系統里與員工的姓名、工作類型和其它相關信息相對應。標簽采用一個專有空中接口協議,以 315 MHz 或 433 MHz 的頻率發送信息。為保存電池的電能,Griebenow 稱,徽章保持睡眠狀態的,直到被激活器的 132 kHz 信號激活。
1、RFID技術確保食品**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問題可以說是“民生底線”。世界范圍內,食品**危機,如食物中毒、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以及嚴重農產品殘藥、進口食品材料激增等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如何對食品有效跟蹤和追溯,已成為一個極為迫切的全球性課題。為了確保大眾食品**,部分發達國家已經將食品可追溯技術融入相關法案,并將RFID技術切實應用于食品可追溯領域。
例如,在本次世博會,主辦方采用了先進的“世博食品物流RFID監控溯源系統”將包括供博單位提供的蔬菜、水產品、畜禽、奶、蛋、面包糕點、餐飲半成品等對溫控有要求的食品,并在提供世博食品的物流箱型車上也配備相應的射頻識別設備,對裝載冷藏冷凍食品的車輛配備射頻識別等溫度連續監控設備。在食品進入園區時,執法人員通過手持式辦公終端移動設備,就能在現場快速追溯食品和原料的來源,確保供應渠道的**可靠。同時還將選擇在蔬菜、水果、水產品、蛋等初級農產品及配送的餐飲半成品等包裝袋上要求佩戴射頻識別標簽,儲存種養殖企業或生產單位、品名、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信息,使產品包裝和射頻識別標簽隨貨物交易完整進入餐飲、零售或物流終端,以保證食品和原料能夠追蹤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