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一項綜合了傳感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現代網絡及無線通信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等多種領域技術的新興技術,該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隨著技術的發展,WSN將會在醫療實踐的許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本文主要闡述無線傳感器網絡醫療監護系統的體系結構以及監護節點設計的一般原則。
無線傳感器網絡在醫療中的應用情況
無線傳感器網絡利用其自身的優點(如低費用、簡便、快速、實時無創的采集患者的各種生理參數等等),使其在醫療研究、醫院普通/ICU病房或者家庭日常監護等領域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是目前研究領域的熱點。
在病人身上放置用于檢測人體參數的微型傳感器節點,可對病人的心率、血壓、心電、心音等生理參數進行遠程實時監測,并將信息匯總傳送給監護中心,進行及時處理與反饋;利用WSN長期收集被觀察者的人體生理數據,對了解人體健康狀況以及研究人體**都很有幫助。此外,在**管理和研制新藥品、血液管理等諸多方面,也有其獨特的應用。總之,無線傳感器網絡為未來的遠程醫療監護系統提供了更加簡便、低費用的實現手段。
醫療傳感器節點的設計
醫療傳感器節點的基本結構包括處理模塊、傳感器模塊和無線收發模塊以及電源供電模塊。
傳感器模塊用來進行外部傳感器信號的感知、采集、轉換。是整個節點真正與外部信號量接觸的模塊。然而,醫用傳感器是以生命體為測量對象。尤其是人體,可以說是世界上*復雜的系統,各生理變量間存在著高度的相關性而且不易接近。所以醫用傳感器要從眾多的現象中取出預測生理量,得出可靠而有意義的測量數據,同時又要確保被測對象的**。
醫療無線傳感器網絡監護系統存在的挑戰
盡管無線傳感器網絡在組建醫療監護系統方面有其獨有優勢,但應用到實際醫療中還存在以下挑戰:
動態組網與大規模網絡中節點移動性管理:當監護系統擴展到社區、城市甚至國內時,其網絡規模巨大,并且監護節點與基站都具有一定的移動性。因此,必須設計一種合適的網絡拓撲管理結構以及節點移動性管理方法。
數據完整性與數據壓縮:節點有時需要長達24小時的監測人體參數,節點所采集到的數據量大,而節點的存儲容量小,常采用壓縮算法來減少數據的存儲與傳輸量然而,傳統數據的壓縮算法開銷太大不適合傳感器節點。另外,壓縮算法不能損壞原始數據,否則會造成對病人的錯誤診斷。
數據**性: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采用自組織方式組網,容易受到攻擊,此外,病人的信息需要保密。然而,傳感器節點計算能力相當有限,傳統的**和加密技術都不適用。因此,必須設計一種適合傳感器節點的加算法。
總結與展望
隨著技術的發展,無線醫療傳感器節點逐漸向多參數、智能化、微型化、低功耗等方向發展,無線傳感器網絡也將逐漸被實際應用于醫療領域。發展與組建具有智能化的病房與社區監護系統是當今國內外醫療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