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等物聯網技術成為傳統加工業新動力
改革開放給東莞這個農業縣帶來華麗蛻變,工業一直是東莞的經濟支柱。2007年隨著《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東莞工業再度謀變,以轉型升級求取脫胎換骨的科學發展,歷經2008年的沖擊,到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4243家,實現增加值1642.45億元,年均增長7.0%,產業結構上出現此消彼長的變化。然而傳統行業并未“過氣”,反之,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市場對于技術、管理上加入新興元素的傳統產業,反而抱著*“穩陣”的信心。濕度傳感器探頭, ,不銹鋼電熱管 PT100傳感器, ,鑄鋁加熱器,加熱圈 流體電磁閥
傳統行業老樹開新花
常平鎮龍昌數碼廠房,色彩鮮艷的塑膠玩具,在生產線上挨個被工人拾起,然后進行裝配。而它們在制作過程中,用了具體哪個標號的哪一桶油漆,經哪個模具壓制,經過哪個裝配和成品檢測,都一一可以通過流程中各個物料RFID標簽記錄的信息查詢到。
這樣一個東莞*聞名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應用智能工業、智能物流進行生產,已經是第三年了,而且連連獲得****企業相關認定和示范資格。在玩具業整體下滑的情況下,龍昌近三年企業經營逆市上揚,按照公司提供的數據,2011年度銷售收入為35,536.30萬元人民幣,出口創匯5,640萬美元,比2010年度相比有大幅增長。
“誰說玩具是"老"行業。現在可以看到它多先進,除了產品本身采用物聯網科技,在生產過程中也是**的"新"。”龍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梁鐘銘說:“我們瞄準的就是傳統產業現代化,用技術改造生產方式,一些東莞規模以上制造企業,都已經開始這類嘗試。”王瑜輝如是說。
自行調整甘做“配角”
松山湖晶宏半導體目前是一家臺資生產液晶顯示屏、汽車儀表板、銀行U盾、電子書、衛星導航及LED照明的企業,松山湖部分負責研發和銷售。公司董事長徐豫東介紹,目前產品主要是精密電子元件工業,已經進入德國大眾集團、德國大陸集團、信利光電、天馬微電子、比亞迪、華為、中興、美國亞馬遜等。
按說,這又是一家為**企業做“嫁衣裳”的企業。但徐豫東并不認為這不夠“先進”。實際上,公司此前曾做過手機芯片,但與國際上*先進的手機品牌比起來還是不足夠鶴立雞群,后來果斷放棄手機芯片,自行調整,選擇做**的電子元件,成為許多大公司產品重要的產業鏈供應商。目前,臺灣總公司統計今年9月實收資本額為8.8億元。公司相信,選擇準確的定位把制造做專,能夠賺大錢的就是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