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壓式液位計零點遷移的方法
使用天能儀表 差壓變送器 來測量液位高度,被測介質黏度較小、無腐蝕、無結晶,并且氣相部分不冷凝,變送器安裝高度與容器下部取壓位置在同一高度。其壓差△p與液位高度H之間有如下關系△p=ρgH
當H=0時,作用在正、負壓室的壓力是相等的;當液位由H=0變化到*高液位H=Hmax時,△p由零變化到*大差壓△pmax ,變送器對應的輸出為4~20mA(以電動Щ型變送器為例)。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往往,H與△p之間的對應關系往往沒那么簡單,例如在實際測量中,變送器的安裝位置往往不和*低液位在同一水平面上,變送器的位置比*低液位H=Hmin低h距離,當液面上的介質是可凝氣體(如蒸汽)時,或為了防止容器內液體和氣體進入變送器而而造成管線堵塞或腐蝕,并保證負壓室的液柱高度恒定,在變送器正、負壓室與取壓點之間分別裝有隔離罐,并充以隔離液,這樣△p≠ρgH,破壞了差壓變送器輸出與被測液位之間的比例關系。差壓式液位計零點遷移的方法
2.正遷移
實際測量中,變送器的安裝位置往往不與容器下部的取壓位置同高,被測介質也是粘度較小、無腐蝕、無結晶,并且氣相部分不冷凝,變送器安裝高度與容器下部取壓位置在同一高度,但下部取壓位置低于測量下限的距離為h,這時液位高度H與壓差△p之間的關系式為
△p=ρgH+ρgh
由上式可知,當H=0時,△p=ρgh>0并且為常數項作用于變送器,使其輸出大于4mA;當H=Hmax時,*大壓差點△pmax=ρgHmax+ρgh,使變送器輸出大于20mA。破壞了差壓變送器輸出與被測液位之間的比例關系。這時在差壓變送器的量程允許的情況下調整差壓變送器的遷移部件(機械或電子),使變送器在H=0、△p=ρghj時,其輸出為4mA。變送器的量程仍然為ρgHmax;當H=Hmax、△pmax=ρgHmax+ρgh時,變送器的輸出為20mA,從而實現了變送器輸出與液位之間的正常對應關系。由于零點遷移量△p=ρgh>0,幫稱之為正遷移。實現差壓變送器零點正遷移的方法是:在變送器中加一調零遷移彈簧,遷移彈簧的作用是將變送器的測量從起點遷移到某一正數值,同時改變測量范圍的上下限值,實現測量范圍的平移,但不改變其量程的大小。
3.負遷移
有些介質對儀表會產生腐蝕作用,或者氣相部分會產生冷凝使導管內的凝液隨時間而變,這些情況下,往往采用在正、負壓室外與取壓點之間分別安裝隔離罐或冷凝罐的方法,在這樣的安裝情況下,但由于氣相介質容易冷凝,而且冷凝液高度隨時間而變,一般事先將負壓導管充滿被測液體,但這會引起負壓側引壓管也有一個附加的靜壓作用于變送器,使得被測液位H=0時,壓差不等于零。假設隔離罐內介質的密度為ρ2,容器中介質密度為,則此時液位高度H與壓差△p之間的關系式為
ρ+ =ρ2gh1+ρ1gH+ρw
ρ- =ρ2gh2+ρw
則有
△p=ρ+ -ρ- =ρ1gH+ρ2g(h1-h2)
由上式可知,當H=0時,△p=ρ2g(h1-h2)<0,即有附加常數項作用于變送器,使輸出小于4mA;當H=Hmax時,*大壓差△pmax=ρ1gHmax+ρ2g(h1-h2),該*大差壓使變送器輸出小于20mA,破壞了差太變送器輸出與被測液位之間的比例關系,因此,需要在差壓變送器的量程允許的情況下調整差壓變送器的遷移部件,使變送器在H=0、△p=ρ2g(h1-h2)時,其輸出為4mA;當H=Hmax、△pmax=ρ1gHmax+ρ2g(h1-h2)時,變送器輸出為20mA。由于零點遷移量△p=ρ2g(h1-h2)<0,故稱之為負遷移。通過負遷移,實現了變送器輸出與液位之間的正常對應關系,而且變送器的量程仍然為4~20mA,實現差壓變送器的零點負遷移方法是:調整負遷移彈簧,其作用是將變送器的測量從起點遷移到某一負值,同時改變測量范圍的上下限值,實現測量范圍的平移,但不改變其量程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差壓變送器都帶有遷移作用,實際測量中,由于變送器的安裝高度不同,會存在正遷移或負遷移的問題。在選用差壓式液位計時,應在差壓變送器的規格中注明是否帶有正、負遷移裝置并要注明遷移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