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斯洛森測控技術
電 話:0510-66810836
傳 真:0510-82300399
形位公差
概況
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術語 根據GB/T1182-2008 已改為 新術語 幾何公差
包括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點、線、面構成的,這些點、線、面稱為要素。機械加工后零件的實際要素相對于理想要素總有誤差,包括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這類誤差影響機械產品的功能,設計時應規定相應的公差并按規定的標準符號標注在圖樣上。20世紀50年代前后,工業化國家就有形位公差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標準,1978年推薦了形位公差檢測原理和方法。中國于1980年頒布形狀和位置公差標準,其中包括檢測規定。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簡稱為形位公差
項目符形位公差包括形狀公差與位置公差,而位置公差又包括定向公差和定位公差,具體包括的內容及公差表示符號如下圖所示:
形狀公差
1、直線度 符號為一短橫線(-),是限制實際直線對理想直線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針對直線發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2、平面度 符號為一平行四邊形,是限制實際平面對理想平面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針對平面發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3、圓度 符號為一圓(○),是限制實際圓對理想圓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對具有圓柱面(包括圓錐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與軸線垂直的面)內的圓形輪廓要求。
4、圓柱度 符號為兩斜線中間夾一圓(/○/),是限制實際圓柱面對理想圓柱面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控制了圓柱體橫截面和軸截面內的各項形狀誤差,如圓度、素線直線度、軸線直線度等。圓柱度是圓柱體各項形狀誤差的綜合指標。
5、線輪廓度 符號為一上凸的曲線(⌒),是限制實際曲線對理想曲線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對非圓曲線的形狀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
1、平行度(∥) 用來控制零件上被測要素(平面或直線)相對于基準要素(平面或直線)的方向偏離0°的要求,即要求被測要素對基準等距。
2、垂直度(⊥) 用來控制零件上被測要素(平面或直線)相對于基準要素(平面或直線)的方向偏離90°的要求,即要求被測要素對基準成90°。
3、傾斜度(∠) 用來控制零件上被測要素(平面或直線)相對于基準要素(平面或直線)的方向偏離某一給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測要素對基準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
1、 同軸度(◎) 用來控制理論上應該同軸的被測軸線與基準軸線的不同軸程度。
2、對稱度 符號是中間一橫長的三條橫線,一般用來控制理論上要求共面的被測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線或軸線)與基準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線或軸線)的不重合程度。
3、位置度 符號是帶互相垂直的兩直線的圓,用來控制被測實際要素相對于其理想位置的變動量,其理想位置由基準和理論正確尺寸確定。
跳動公差
1、圓跳動 符號為一帶箭頭的斜線,圓跳動是被測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作無軸向移動、回轉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給定方向上測得的*大與*小讀數之差。
2、全跳動 符號為兩帶箭頭的斜線,全跳動是被測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作無軸向移動的連續回轉,同時指示器沿理想素線連續移動,由指示器在給定方向上測得的*大與*小讀數之差。
測量方法
形狀誤差
指零件上的點、線、面等幾何要素在加工時可能產生的幾何形狀上的誤差。
如:加工一根圓柱時,軸的各斷面直徑可能大小不同、或軸的斷面可能不圓、或軸線可能不直、或平面可能翹曲不平等。
位置誤差
指零件上的結構要素在加工時可能產生的相對位置上的誤差。
如:階梯軸的各回轉軸線可能有偏移等。
目前有一種高效測量各種形位誤差的測量方法,就是可以直接利用數據采集儀連接各種指示表,如百分表等,數據采集儀會自動讀取測量數據并進行數據分析,無需人工測量跟數據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機械測量效率。
測量儀器:偏擺儀、百分表(或其他指示表)、數據采集儀
測量原理:數據采集儀可從百分表中實時讀取數據,并進行形位誤差的計算與分析,各種形位誤差計算工式已嵌入我們的數據采集儀軟件中,完全不需要人工去計算繁瑣的數據,可以大大提高測量的準確率。